家中有发热患者应该怎么吃呢?咱们一起来看看吧~
时间:2025-01-10 11:07 来源: 发布人:小编 浏览:
发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,但是你了解发热吗?发热以后“捂汗”的做法正确吗?当自己或家人发热时我们又应该如何饮食护理呢?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发热的定义
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,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,使机体产热增多、散热减少,而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,通常37.5~38℃为低热,38℃~39℃为中热,39℃~40℃为高热,40℃以上为超高热。
发热的阶段
体温上升期: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,干燥,无汗和畏寒,有时伴畏寒、颤抖。此期应注意保暖,加盖被子,同时给服热饮,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,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,从而缩短畏寒、颤抖的时间。
高热持续期: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,呼吸和脉搏、心率加快。此时应给予退热,补充水分,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。
体温下降期:病人表现为皮肤温度增高,引起汗腺分泌增多,大量出汗。应更换汗湿的衣服、被单、适当减少病人的盖被,以防止出汗较多引起虚脱。
发热患者的饮食护理
1.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流质,如豆浆、藕粉、果泥和菜汤等。
2.体温下降病情好转,可改为半流质,如面条、粥,配以高蛋白、高热量菜肴,如豆制品、鱼类、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。
3.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,食欲好可给鸡、鸭、牛肉、鱼、猪肉、蛋、牛奶和豆类等。
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代谢增加,氧消耗也增加,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,基础代谢增高13%。肌肉兴奋性减低,胃肠蠕动减弱,消化液分泌减少,消化酶活性降低,影响对食物消化吸收。因此,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,合理补充营养,对改善全身营养状况,促进病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。发热病人饮食安排原则如下:
(1)供给高热能、高蛋白质、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,易于消化饮食。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、半流质饮食或软饭。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、豆浆、蛋花汤、稠米汤、绿豆汤、藕粉、鲜果汁、去油鸡汤等,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、肉末菜末粥、面片汤甩鸡蛋、肉末菜末面条、馄饨、豆腐脑、银耳羹等,软饭可选用馒头、面包、软米饭、包子、瘦肉类、鱼、虾、蛋、瓜茄类、嫩菜叶、水果等食品。
(2)供给充足液体,有利于体内毒素稀释和排出,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水分,可饮开水、鲜果汁、菜汁、米汤、绿豆汤等。
(3)忌用浓茶、咖啡、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(芥末、辣椒、胡椒等),并限制油腻食物。
(4)宜采用少吃多餐制,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~7次,半流质每日进食5~6次,软饭每日3~4次,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,还可减轻胃肠负担,有利于疾病恢复。